“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钱”“你涉嫌xx犯罪被通缉”“你马上到公安局接受调查”……你是否接到过这样的电话?如果是,那么确定无疑,这是冒充公检法人员进行诈骗的来电开场白。

  近段时间,格尔木市多位市民接到冒充公检法人员进行诈骗的电话,一些受害者在接到电话后,一步步掉入骗子设好的陷阱。格尔木市公安局郑重提示,这是典型的诈骗行为,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近日,市民马女士在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其名下办理了一张护照涉嫌洗钱,然后对方以核实护照是否涉案为由,让马女士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就是这通电话让马女士损失了20000元。

  “我接到电话,说他是西宁的,说我办了一张护照,护照已经违法了,还把我的名字和身份证号都说对了。” 慌了神的马女士为洗清嫌疑,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某视频会议APP与对方进行视频会议,并打开共享屏幕功能,对方穿着警服、戴着警帽,要求对马女士的银行账户进行逐一核查,并诱导马女士向“安全账户”转账汇款,马女士随即照做,输入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犯罪嫌疑人通过屏幕共享软件,去跟受害人接触,在这个过程当中,受害人根据对方工作人员的指引进行操作,受害人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供给对方。殊不知,在屏幕共享的过程中,你输入验证码和银行账号的时候,对方的屏幕也能看到,他会迅速地输入进去,从而你银行卡、微信、支付宝里的信息都会泄露。”格尔木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副大队长汪延荣说。

  马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和公检法人员打交道,因此一听说对方是公检法人员,就产生了紧张情绪。而骗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对她施压,从而实施诈骗。据了解,冒充公检法人员进行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利益,更严重地侵犯了社会公信力和法治的基石。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市民,公检法部门不会通过电话形式办案,不会通过网络给您发送‘逮捕令’等法律文书,不会发送链接让您下载任何东西,不会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索要银行卡、短信验证码等信息,更不会让您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不管电信诈骗的类型花样如何变化,目的是不变的,就是为了从你手里面骗到钱。所以,市民切记:不要去贪小便宜,不要妄想一夜暴富,不要去做不劳而获的美梦,陌生链接不能点,陌生人推荐过来的APP软件不要点。同时,提醒市民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反诈知识,从源头上防止上当受骗。”汪延荣说。(记者 谭丽 张丹丹)

[责任编辑:张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