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建军,50岁,1995年参加铁路工作,2020年7月作为一名现场型技术骨干,伴随着格尔木到库尔勒铁路的开通运营来到了乌图美仁,现任格尔木工务段乌图美仁线路车间乌图美仁线路工区工长。


  初次见到班建军,给人的印象是瘦弱单薄。由于常年从事工务户外养路工作,脸上的皮肤黝黑、粗糙,看着饱经风霜。他自豪地说,自己干了28年的铁路线路工,从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来到乌图美仁就一门心思想着把这里的线路设备质量搞上去。

  乌图美仁位于格库线青海段的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这里海拔3000米,气候常年干燥寒冷、风沙肆虐。谈及乌图美仁,班建军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这个地方一年四季干旱少雨、风沙肆虐,夏天不仅有滚滚的风沙,还有漫天的蚊虫,进入冬季风力有时候达到七、八级。我们在线路上维修作业,有时候被风吹得站不住脚,一天下来职工们不仅冻得手脚僵硬、抓不住测量工具,而且被风沙吹得满身满脸都是沙土。”班建军告诉记者,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班建军和他的同事每天在线路上测量整修,一干就是数十个小时,因为在这里,强劲的风沙不停地侵蚀和改变着铁路线路,维修相同长度的铁路线路,所付出的努力和工作量是其他工区的数倍。


  2022年8月8日,正值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昆仑山上积雪融化,洪水滚滚袭来,乌图美仁附近的那棱格勒河水流量暴增,超过10年一遇防洪标准,在接到应急电话后,班建军第一时间组织工区职工赶赴现场。当发现洪水把工区管辖的K188+300处桥洞冲刷受损后,班建军穿着雨靴带头跳进洪水中,将装好的沙袋一个一个背到河道中堵水。可面对湍急的水流,沙袋转眼就被冲走。在和车间主任沟通后,立即联系当地交管局协调片石和大型装载机。经过4个多小时的持续奋战,最终洪水改道,铁路设施未受影响,保证了铁路线路安全畅通。

  2021年6月15日晚上11时左右,乌图美仁线路工区的职工们刚结束防洪检查回到工区,途中下起了大雨,大家全身湿透。正当大伙准备换衣服吃晚饭时,电话响起:“K146+100处发现黄羊上道,请立即派人前去检查。”接到车间电话后,班建军放下吃到一半的晚饭,迅速组织人员前去检查,并叮嘱没吃完饭的职工把饭带到车上。由于管辖车间范围较长,必须在最短时间到达现场,所以大家容不得丝毫怠慢。

  16日凌晨,到达现场设好防护后,班工长立刻打开头灯,分头安排职工上线检查轨道结构和栅栏有无受损、黄羊是否还在栅栏内。在仔细检查并反复确认线路设备正常、黄羊已被驱赶出栅栏后,已经是半夜三点多,班建军又徒步回检了5公里线路,直到凌晨4点半,他才放心地回到工区。


  28年的职业生涯,让他的双鬓添上了一层岁月的痕迹,面对格库线上特殊而繁重的工务设备检养修工作,班建军始终以一名“老工长”的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

  班建军平时工作之余总喜欢种点花花草草,在他的宿舍阳台上是一盆盆绿植,有秋兰、菊花、小米椒等。工区院子里的格桑花、向日葵、苜蓿是去年他和职工们栽下的,8、9月份大家还吃上了凉拌苜蓿,职工们边吃边说无公害的有机蔬菜就是香。

  职工都说班建军是一名事必躬亲、身先士卒的“实干家”。的确如此,格库线开通运营的3年多时间里,班建军和工友们始终奋战在最前线,保证着铁路的畅通。

  “班工长特别吃苦耐劳,他不仅业务技术好,而且干工作绝不马虎,在哪个岗位都是绝对的主力,在哪个岗位都是模范岗、安全岗。”乌图美仁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赵利平高度评价班建军。

  乌图美仁线路工区职工李鸿庆是班建军亲手带出来的徒弟,是一名90后。他说:“刀子嘴、豆腐心、工作标准高……班工长在工作上不仅是我的领导,在生活上更像我的父亲,跟他在一起维修线路,心里特别踏实,因为他对这里的每一米线路都了如指掌,检查整修更是不会放过每一处病害和问题。”

  轰隆隆的火车汽笛声呼啸而过,在漫漫黄沙之中,班建军及工友迈着铿锵的脚步,仔细检查着这里的每一寸铁路线路……记者:张金凤 通讯员 东科力加

[责任编辑:马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