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工程、绿化工程、旧楼区改造、煤改气……天蓝、地绿、水清、气净,这些元素巧妙组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纯净的山水画卷,构成了最美的高原生态屏障。

  每年五月至九月,是格尔木最美的季节,近年来,格尔木市着力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乐章。高标准整治、高水平修复、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厚植绿色底蕴,筑牢生态屏障。
  “新疆杨、柽柳、山杏、紫丁香、牡丹、芦苇、苜蓿……四季有绿、三季有花,这些年,格尔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市民娄保琴说。
  记者了解到,2023年,全市上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治理盐湖资源开发突出问题,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余地。中央前两轮生态环保督察及省州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扎实成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典型案例问题整改基本完成;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已阶段性完成整改;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清理“河湖四乱”,治理“白色垃圾”,减排废气废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8.5%,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土壤环境清洁稳定;5个党政单位荣获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称号,4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验收,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荣获全国渔业执法工作先进集体。服务国家公园建设,多元构建自然保护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鸟中熊猫——大鸨”、白天鹅、灰雁等珍稀候鸟相约而至,高原精灵——藏羚羊悠闲漫步长江源头,高原新城处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2024年,格尔木市将坚定不移护生态、促转型,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五个重大关系”,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力治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高标准高质量整改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集中整治“小散乱污”企业,源头治理违规生产、违法排放、污染环境等突出问题。有序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强化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有效应对沙尘天气,溯源整治挥发性有机物问题,不断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落实“四定”原则,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加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严格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准入管理。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理顺综合执法与行业监管的职责关系,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坚持全力保护和修复高原生态系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增强生态思维,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完善环评源头预防管理。推进“三北”工程六期重点项目,抓好湿地保护修复、荒漠化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完成国土绿化及生态修复治理年度任务。优化“河湖长制+林草长制”联动机制,强化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制度刚性约束。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大排查大整治,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推动形成更多的绿色矿山示范点。规范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推进生态资源优势向生态资产价值转化。
  全力稳妥推进节能减排降碳,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级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零碳化改造,建设和升级改造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能耗双控工作,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严格“两高一低”项目生态环境准入。持续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电能替代,创新低碳、零碳能源消费模式。鼓励引导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建设更多装配式绿色建筑,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全力落实国家公园建设任务,进一步做好服务昆仑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地”建设新模式。优化拖拉海国家沙漠公园自然保护地布局,推动建立青藏铁路公路沿线环境联保联防联治机制,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唐古拉山镇国家生态涵养地申报和建设,巩固提升唐古拉山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成果。
  记者:李莎莎
[责任编辑:李芙蓉]